众所周知,人类拥有23对染色体,而与人类有关系的原始人种,以及所有种类的猿、猩猩等,都无一例外拥有24对染色体。那么,为何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,丢失了一对染色体呢?
染色体是遗传物质,基因的载体。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,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,称为常染色体;另外一对为决定性别的染色体,男女不同,称为性染色体,男性为XY,女性为XX。
科学家曾对染色体进行研究,发现如果染色体数目异常,生物也会表现出相应的特殊缺陷。比如,若有人的第5号染色体出现部分缺失,他就会患上“猫叫综合征”。不仅仅是人类,其他任何拥有染色体的生物如果出现染色体异常,都会导致生物缺陷。
2005年,科学家在基因测序的过程中,发现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9%,证实了人类和黑猩猩拥有“共同祖先”的假说。从这个结论上推断,现代人类和黑猩猩应该拥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。
但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,古人类和黑猩猩都拥有24对染色体,而现代人类却只有23对染色体。也就是说,我们很可能在进化过程中,丢失了一对染色体。
奇怪的是,丢失染色体的现代人类并没有出现任何缺陷,也没有基因异常,反而发展良好。这是为什么呢?对此,有科学家提出了几种说法。
第一种说法认为,进化过程中有2条染色体被合并了。
这是目前最权威的说法,因为有研究发现,人体的第2号染色体和黑猩猩的第12号、13号染色体基本对应。也就是说,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融合,但其中的遗传信息没有丢失。
第二种说法认为,原始人类进化过程中遭遇了生存环境突变,比如气候变化、生态系统变化等等,才导致第24对染色体消失。相对前面的说法,这个解释显得模棱两可,没有那么靠谱。
不过,这些都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测而已,真正的原因仍在探索中。对于人类来说,要想完全了解自身,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。当未来科技足够发达的一天,或许难题会迎刃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