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有1、2、3、4代,都有什么区别?

首页 臻生百科 第二代试管技术 试管婴儿有1、2、3、4代,都有什么区别?


凤姐:”医生,我可以做三代吗?”

臻生医生:“您了解什么是一代、二代和三代吗?

凤姐:”不太清楚......”

臻生医生:“那您为什么要选择三代呢?”

凤姐:听说三代的成功率比较高。

......

14315_0s7k_9353.jpg

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,苹果手机已经从iphone 5到iphone 11了,可是为什么我们还在用“一代”试管婴儿?

“三代”是不是会更高级,成功率更高?

其实并不是这样的,今天戴医生就来给大家揭开“1、2、3、4代”试管的神秘面纱,看看哪一款更适合你吧。

什么是试管婴儿?

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:试管婴儿并不是从试管里蹦出来的,也不是试管里长大的孩子。

674.jpg

它通俗地说,是一种辅助我们怀孕生孩子的医学技术。

通过科学方法,从夫妻双方体内取出精和卵,在实验室中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受精,并且形成受精卵。而后,把受精卵培养成胚胎或者囊胚,最后把胚胎或囊胚“放”到妈妈子宫里面。

第1、2、3、4代试管婴儿?

14334_jjo3_8479.jpg


第1代试管婴儿

中文名: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

英文名:IVF-ET

第一代试管婴儿其实就是我们最常说的试管婴儿技术。

国内绝大部分生殖中心都能做,目前来说,也是周期数最多、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。

676.jpg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更通俗点的说:第1代试管婴儿通过促排方式将女方卵子取出,同时男方取精液,在实验室中让精卵自然地结合,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。

在1978年,英国科学家通过一代技术,成功诞生了世界首例试管婴儿

尽管受精卵是在体外形成,但卵子和精子仍然是“自由恋爱”、“自由结合”。

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最初是针对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地女性设计的。

输卵管阻塞的女性因为输卵管不通,所以精子和卵子难以结合,导致自然受孕,用试管代替输卵管,因此形象地比喻为试管婴儿。

后来,随着医学的发展,逐渐把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免疫、顽固排卵障碍、宫颈或不明因素所导致的不孕人群也列入到做试管婴儿指征里。

14353_lqkd_9862.jpg

第2代试管婴儿

中文名: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

英文名:ICSI

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绝对是男同胞的福音,它主要特点是可以把单个精子放入卵细胞胞浆内,使精子卵子受精。

677.jpg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通俗点说:如果男性有严重少弱精症,需胚胎室医生在显微镜下将好的精子挑出来,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精子注射到成熟后卵细胞中,也叫显微受精。

当受精卵形成胚胎后,再移植到母体内。

误区:第2代试管婴儿比第1代试管婴儿更高级、成功率更高。

其实不然,两者适合患者不同而已。

第1代精卵结合比较接近自然受孕。

而第2代试管婴儿仅需数颗精子,适合男性不育。

1代和2代两者成功率在各大成熟生殖中心并无明显差别。

第1代试管婴儿精子、卵子属于“自由恋爱”,第2代试管婴儿则是实验室人员对精卵实行“包办婚姻”。

14371_bvvh_9307.jpg

第3代试管婴儿

中文名: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

英文名:PGD

第3代试管婴儿,是在医生将胚胎放入子宫之前,所进行的操作跟1代与2代技术是一样的。

678.jpg

通俗点说:3代技术只多了一个筛选步骤。

在胚胎放入子宫前,医生们会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,看是否有染色体疾病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会将有问题的胚胎淘汰,将没有染色体遗传疾病的胚胎放进子宫里。

有些夫妇,始终没怀上宝宝,并不是因为不孕,而是因为怀上后反复流产,检查后发现夫妇中一方染的色体不正常。

还有些夫妇,家族有遗传性疾病,不敢尝试去怀孕,怕生下的孩子不健康,这些情况的话可以尝试第3代试管婴儿技术,对于普通人群的话则不需要进行“3代试管”

14389_iqtq_8311.jpg

第4代试管婴儿

中文名:胚胞转移技术

英文名:GVT

这是一种最新的技术,称为卵胞浆置换技术,或称三人试管婴儿技术,也俗称第4代试管婴儿。(存在伦理问题,国内是禁止的)

679.jpg

通俗点说:是用年轻卵子胞浆换掉老化卵子胞浆,用老化卵子细胞核(遗传物质)+年轻卵子细胞质来拼成新的卵子,目的是为了改善卵子质量和解决卵子老化的问题,提高大龄女性的妊娠可能性。

4代试管要解决主要问题是女方高龄、卵细胞老化。

借助她人年轻优势卵泡将原本劣势卵泡进行“换壳”,最终保证优质胚胎生成(并且基因还是夫妻双方的)。

目前4代试管婴儿技术还有很大争议,也没有在临床上推广。

4种试管婴儿分别适用什么人群?

直接看下面的那张表

681.jpg

通常来说“第1、2、3和4代试管婴儿”是按照国内成功报道案例时间顺序命名的,这样比较通俗易记,并且这种叫法深入人心。

但是实际上学术界并没有这种命名,临床上也并不提倡这种说法,这种命名容易给人造成升级换代的错觉。

当然,治疗方案因人而异,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。